作為中國2016年全國“質量月”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次活動旨在增進社會各方對檢驗檢測機構的了解和信任,展示檢驗檢測作為國家質量技術基礎為產業轉型升級、提升供給質量以及實現“中國制造2025”戰略目標提供有力支撐的積極作用。
活動現場涉及智能輸配電、機器人、北斗導航、智能交通等國計民生領域的30家檢驗檢測機構向社會公眾開放。西安高壓電器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現場演示了“110kv高壓懸式絕緣子工頻放電試驗”。該測試項目是電力設備高電壓試驗的基礎測試項目之一,為保障國家超特高壓輸變電工程和智能電網建設發揮著重要技術支撐作用。
中國國家認監委有關負責人說,檢驗檢測是保障國民經濟運行的重要技術支撐,是社會各方共同依賴的質量技術基礎,在維護質量安全、保障國計民生、加快技術創新、促進產業進步、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著基礎保障和支撐引領作用。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也是國家質量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中國作為世界上制造業規模產值較大的國家,在加快實現制造業由大變強的過程中,質量提升是關鍵要素,檢驗檢測等質量技術基礎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政府明確將檢驗檢測確定為生產性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的重要門類,制定了一系列深化檢驗檢測領域改革、促進檢驗檢測服務業創新發展的政策舉措。
據了解,目前,中國檢驗檢測機構已發展到3.1萬余家,固定資產3017.6億元人民幣,從業人員94.5萬人,檢驗檢測產值突破1800億元,廣泛應用于經濟社會各個領域。中國現有經過資質認定的制造業檢驗檢測機構4532家。